壓力容器材料的腐蝕是指材料在周圍介質的作用下發生物理一化學的相互作用而引起變質和破壞。金屬材料會由于腐蝕而造成表面形態的改變,非金屬材料則可由于腐蝕而發生性能的變化。在過程工業中,制造設備的主要材料為金屬(特別是黑色金屬)。
由于其經常要和強烈的腐蝕性介質,如各種酸、堿、鹽、有機溶劑及腐蝕性氣體等接觸,常常會發生腐蝕現象。腐蝕不僅會給金屬及其合金材料造成巨大的損失,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而且會使得設備的檢修周期縮短,增加非生產時間和修理費用;腐蝕還會使制冷設備及管道的跑、冒、滴、漏現象更為嚴重,對原料和成品造成大量損失,影響產品質量、污染環境、損害人體的健康;特別是腐蝕會引起設備爆炸、火災等事故,使設備遭到破壞而導致生產停止甚至會危及人的生命,因此,對于過程設備應該正確地選材,使其具有較好的耐介質腐蝕的能力,或通過采取有效的防腐蝕措施,使之不受腐蝕或減少腐蝕,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延長使用壽命,節約金屬材料。
根據腐蝕介質是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不同,腐蝕可分為電化學腐蝕和化學腐蝕。根據腐蝕破壞形式的不同定義,可分為全而腐蝕和局部腐蝕。全面腐蝕是指在整個金屬的表而均勻地發生的腐蝕,所以又稱為均勻腐蝕;局部腐蝕是指發生在構件的不同區域的腐蝕,如發生于構件的某個區域、某一點或者發生在金屬及其合金的品粒邊緣上的腐蝕,根據其發生的區域的不同,它們又分別被稱為區域腐蝕、點腐蝕和晶間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