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設備的處理方法。低壓設備某處的泄漏需要進行檢修,必須先把設備中的氨處理干凈,接通大氣后才能進行修理。在處理氨的過程中,每個操作步驟和環節都要認真細致地檢查,做到萬無一失,絕不能粗心大意,否則就可能出事故甚至發生人身傷亡的重大事故。操作步驟如下:
1.安全工具準備。準備防毒面具、通風機、橡皮手套、橡皮水管、扳手等鉗工工具。
2.切斷事故設備與正常運轉設備的聯系,并把關閉的閥門掛上禁開的牌子,在車間記錄表上記清楚。
3.選擇抽氨線路,應該把待修設備中的氨液抽凈,若蒸發器應選熱氨融霜回液管路,把氨液抽到排液桶或循環桶,把調整的有關閥門掛上標牌,以免操作中出錯。若低壓循環桶有泄漏處,需要檢修,氨不易抽凈,可在抽氨后關閉循環桶的進氣閥、供液閥。把放油管路接通大氣,讓循環桶內少量氨液蒸發干凈,再開啟制冷壓縮機,機器排空,排出的氣體可通過放空閥及橡皮管放到冷凝器水池或室外的水桶內。
4.開機抽空。系統管道的閥門調整無誤后,可開氨壓縮機進行抽空,關閉的閥門只要不出現內部串漏,抽3-4次后,經30min,低壓壓力表指針微升而且在0MPa以下,可視為設備已抽空。若幾次開機抽空,停機后壓力表指針讀數較快((5-10min)升到0MPa以上,證明被檢修設備抽不空,應查明原因,排除后,再進行抽空工作。被檢修設備抽空后,再做接通大氣工作,一切無誤后方可對該設備進行修理工作。
高壓設備的處理方法。高壓設備檢修時對氨的處理原則是既要安全又不太浪費。從安全方面考慮,高壓高溫氨氣最好不要放到低壓設備中去,因為放到低壓設備中使低壓壓力升商,機器不能開動,致使低壓設備出現不安全因素。對于高壓設備中的液體,可通過有關管路,例如通過放油管到集油器,再通過減壓管送到排液桶或低壓循環桶貯存起來,這樣既不使低壓設備壓力過高,又不把氨液放掉,是安全經濟的。被檢修設備中的氨液排到低壓設備中后,剩下的氨氣可通過有關管路,例如放油管路和集油器的放油閥(減壓閥應是關閉的)接上橡皮管放到冷凝器水池或下水道內。在處理這類設備時,不用開壓縮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