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磚脫落有三種形式:一是面磚自身脫落,說明瓷磚膠無法滿足粘結面磚的要求:二是面磚與瓷磚膠一同脫落,說明瓷磚膠無法滿足與抗裂砂漿的粘結要求;三是面磚勾縫劑被擠壓開裂,說明勾縫劑無法消納面磚飾面的變形。
外墻外保溫系統粘貼面磚與重質墻體基層不同,外保溫系統由于內置密度小、強度低的保溫材料,其形成的復合墻體往往呈現軟質基底的特性,這種柔性基底一剛性面層結構所造成的體系的變化更大,面磚與抗裂防護層、外飾面層之間產生更大的溫濕剪切應力,影響面磚與抗裂防護層、外飾面層之間的附著安全性。
常見面磚掉落通常是成片發生,且多在墻邊緣和頂層建筑女兒墻沿屋面板的底部,以及墻面中間大面積空鼓部位,主要受溫度影響而發生脹縮時,產生累加變形應力將邊緣(陽角)面層的面磚擠掉或中間部分擠成空鼓、裂縫,某樓面磚飾面在陽角部位出現空鼓開裂現象,如圖11-5所示。
特別當面磚粘接砂漿為剛性不能有效釋放溫度應力時,發生更普遍。主要是因為高水蒸氣阻力形成的瓷磚背面的冷凝水即凍融循環造成。
(1)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的差異,而復合夾芯墻體是溫度變形應力。
(2)嚴寒和寒冷地區復合夾芯保溫墻體面層開裂、脫落除受溫度應力影響外,墻體內部冷凝水凍脹也會引起面層裂紋、脫落。
(3)面磚不適用于:
1)采用透氣性不好的釉面磚;
2)使用了不帶槽的平板面磚不易粘貼牢固而脫落;
3)使用了吸水率大的面磚,吸水后易遭受凍融破壞引起開裂、空鼓、脫落。
(4)外墻裝飾采用陶瓷面磚時,面磚背面無法填實,防水效果較差;保溫層(漿體)未完全固化、未達到終凝正常強度時,過早進行面磚施工。
(5)在標準型耐堿玻纖網格布作為增強材料的抗裂防護層上粘貼面磚,由于玻纖網孔小,與砂漿握裹不好,玻纖網會形成隔離層,引起面磚飾面層開裂、脫落。
(6)使用了水泥砂漿或聚灰比達不到要求的聚合物砂漿粘貼面磚,砂漿柔韌性小滿足不了柔性漸變釋放應力的原則,面磚飾面層則易開裂、空鼓、脫落。
使用了水泥砂漿或聚灰比達不到要求的聚合物砂漿進行面磚勾縫,砂漿柔韌性小無法釋放面磚及砂漿本身由于溫濕變化產生的變形應力,勾縫砂漿處也可能開裂,從而造成環境水或雨雪水滲漏,使面磚飾面層開裂、脫落:面磚勾縫及粘貼面磚所用的聚合物砂漿柔性不匹配,面磚粘結砂漿質量低劣;面磚的勾縫外出現開裂,雨水通過該處滲入保溫系統。
(7)冬天室內水分、水汽隨同熱一起從外墻的內表面通過墻體向室外遷移,由于粘貼飾面磚的砂漿和飾面磚的蒸汽滲透阻很大,濕遷移至飾面磚附近受阻,水、汽在負溫區凍結,體積膨脹。并經數次凍融循環作用,造成飾面磚、保護層脫落。外墻外保溫圍護墻體內部冷凝凍脹致使面磚脫落。
(8)設計施工未設面層抗裂變形縫,當面磚與保溫層受溫度影響時,在同樣溫度環境條件下,其變形及溫度應力相差較大而造成面磚脫落。
(9)根據不同季節,墻體內外由于溫差的變化,飾面磚會受到三維方向溫變應力影響,在飾面層會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如在縱橫體交接處;墻或屋面與墻體連接外:大面積墻中部等位置應力集中,飾面層開裂引起面磚脫落,也有相鄰面磚局部擠壓變形引起面磚脫落。
(10)面磚漿抹灰層變形空鼓,造成大面積面磚脫落。
(11)組合荷載作用、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外力作用,引起結構墻體變形、錯位造成墻體嚴重開裂、面磚脫落,還可能由風壓、地震應力等引起的機械破壞等。
(12)漿體保溫層粘貼面磚時,鋼絲網和主體墻連接不當形成無效連接,引起面磚脫落。
(13)采用空心或輕質砌塊的墻體,外墻外保溫為面磚飾面時,錨固鋼網選擇射釘類錨固技術易產生無效連接,形成隱患。已粉化或碳化的既有建筑實施節能改造時,選擇面磚飾面的外墻外保溫技術更易發生質量和安全事故」
(14)外力(如地基)沉降不均勻造成墻體開裂、錯位變形,不可抗拒導致面磚開裂。如在陽臺與主體結構結合處,在整塊面磚中間從陽臺上部到下部都出現縱向開裂,而在面磚接縫間均未出現面磚開裂,如圖11-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