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阱捕水能力用兩個性能指標來表示:冷阱空載降溫速率和冷阱的結冰容量。
(1)冷阱空載降溫速率冷阱在無負荷和大氣壓下,從某一起始溫度降到某一目標溫度(如從20℃下降到一40℃)的時間,是表示冷阱空載降溫快慢的一個性能指標。現代醫藥凍干機一般取從20℃下降到一40℃
的時間為30min。這個指標是編制凍干加工工藝時,確定啟動拎阱制冷機和真空泵的時間的依據。
冷阱空載降溫速率驗證:冷阱在無負荷和大氣壓下,啟動冷阱制冷機,記錄冷阱從起始溫度(20℃)到達目標溫度(一40℃)的時間t。
(2)冷阱結冰容量冷阱維持在允許的最高工作溫度(一50℃)時,平均單位時間所能捕集的冰量即為冷阱的結冰容量。它是表示冷阱制冷機能力大小和結冰面積大小的一個性能指標。也是表示凍干機能達到的最大升華速率的指標。
冷阱結冰容量驗證:用散口托盤裝制品(或蒸餾水)稱重,凍結,冷阱降溫抽空升華,逐步提高升華溫度(也即提高升華速率)使冷阱維持在協議中冷阱允許的最高工作溫度下捕集水氣。待其凝結表面結冰到一定厚度(如10~15mm)時,關閉制冷機,打開干操箱,取出托盤再次稱重,將原重誠去第二次重量并除以輔集水氣的時間,即為冷阱的結冰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