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活性炭-甲醇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吸附工作對。主要原因在于活性炭-甲醇的吸附解吸量較大,所需的解吸溫度不高(70一100℃左右),吸附熱亦不太大(約1800一2000kJ/kg),而且甲醇的蒸發潛熱較高。地面太陽輻射的低密度性,使得太陽能吸附式制冷系統吸附劑的解吸溫度通常較低。由于活性炭-甲僻工作對所需的解吸溫度較低,所以活性炭-甲醇工作對是目前太陽能吸附式制冷系統較為理想制冷吸附工作對。Critoph7和Meunier8比較了活性炭和分子篩與水、甲醇以及其他吸附質的配對情況,發現采用活性炭-甲醇工作對的制冷系統COP最高。王如竹和Vasilievl1o等研究了活性炭纖維甲醇的吸附性能,認為活性炭纖維比活性炭更適合于吸附式制玲,其COP可以增加10%一20%,吸附、解吸循環量亦可以增加2一3倍。
但活性炭-甲醇吸附工作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采用活性炭-甲醇吸附工作對的制冷系統工作在負壓狀態下,工作可靠性比壓力系統差。其次,甲醇是有毒化學試劑,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活性炭-甲醇吸附工作對的推廣使用。另外,該工作對不適合高溫驅動熱源,在解吸溫度高于150℃時甲醇會發生分解,生成二甲醚,使得系統的制冷性能下降甚至使系統失效。由于活性炭的熱導率很低,目前對于活性炭-甲醇工作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活性炭的導熱性能方面。
采用添加復合金屬粉末、泡沫金屬或石墨來固化活性炭,可有效提高活性炭的熱導率。王樹剛等用固化的方法成功地使活性炭的熱導率從0.02W/(m·℃)提高到了0.270.34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