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層建筑中用的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塊,從建筑熱工的意義上講,其孔形應為長方孔;從減輕墻體重量講,應為大孔的大空心率;從砌塊砌體的抗壓和抗剪強度講,是單排二聯(lián)孔的(390毫米× 190毫米× 190毫米)砌塊,其中間肋壁的厚度應等于兩個端壁的厚度再加一個豎灰縫的厚度之和。這是由于從砌體的上、下層砌塊的受力肋、壁的接觸面(受壓面)正好重合,在水平抗剪時有更多的砂漿粘結面,故能提高砌體垂直抗壓的能力和水平抗剪的性能。這個提法已被遼寧省建設科學研究院遼寧省工程質(zhì)量檢測中心的試驗結果所證實,詳見表4-2。
從表可以看出:肋、壁厚度都相同的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塊,雖然砌塊的抗壓強度較高,砌筑用的砂漿強度也較高,但這種砌塊的砌體其抗壓強度和抗剪強度都較低;而中間肋壁厚,端壁薄的硬礦渣混凝土空心砌塊,雖然砌塊的抗壓強度(平均值)比金地公司的低34.8%,砌筑砂漿的抗壓強度低20.8%,但砌體的抗壓強度卻高12.1%,砌體的抗剪強度卻高109%。也就是說較低強度的砌塊和砌筑砂漿,可以獲得砌體較高的強度,而且可以大笙地利用工業(yè)廢渣。但須改進傳統(tǒng)空心砌塊的肋、壁厚度設計。
所以,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塊的孔形及肋、壁厚度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利用空氣保溫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須結合承重砌體的受力狀態(tài)。要充分發(fā)揮每個肋、壁在受力狀態(tài)下的作用,因為建筑工程上需要的是承重墻(砌體)的承載能力。
在嚴寒地區(qū),僅用增加混凝土,砌塊空氣層的排數(shù)或增加砌體墻的厚度來達到節(jié)能50%的外墻保溫要求是很困難的,即使達到了節(jié)能要求,那也是笨重而又不經(jīng)濟的。所以,最好采用高效保溫材料與混凝土砌塊制成復合保溫制品或設計成復合保溫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