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液式供液分為兩種:重力供液和泵供液。
重力供液蒸發器依靠制冷劑自身的質量輸送比蒸發器需要的蒸發量更多的循環的制冷劑。因此蒸發器內表面充滿了制冷劑。在蒸發器產生的氣體在分離器分離后流進回氣管。這種供液方式目前在我國的冷鏈物流冷庫使用很少,原因是這種供液方式需要有比較好的計算基礎(主要是需要計算管道以及閥門的阻力損失),而且管道的布置與控制閥門的要求比較高。但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原來一些影響重力供液的主要難題已經基本解決。如重力供液的蒸發器容易積油,由于熱氣融霜技術的完善以及二次節流供液,這些已經不是問題。
還有供液電磁閥要求低壓差開啟,現在已經出現了大口徑的無壓差電磁閥和低壓差開啟的單向閥(最小開啟壓差只有0.03bar )。這些都為以后使用制冷系統重力供液打下了良好基礎。因為重力供液容易控制,在滿液式供液的方式中需要的液體比泵循環供液少許多。只是由于制冷劑液柱高度的問題,同樣的冷庫溫度重力供液的蒸發壓力比泵循環供液略微低一些。
滿液式重力供液蒸發盤管布置的管道回路是立式平面布置,例如冰的貯存工程即是采用立式平面布置,多排并列的回路從分離器進液,然后回氣到分離器或集管。立式回路適合中溫蒸發溫度。低溫蒸發器要更多考慮液柱高度。因為液柱的靜壓頭使集管的底部有較高的壓力,在蒸發器較低的位置蒸發溫度會高一些,從而降低了傳熱率。
對于低溫蒸發器,保持靜壓頭盡可能小至關重要。因為這個原因,制冷風機蒸發盤管通常做成排列的結構,蒸發截面的回路向上傾斜,這樣壓差△P促使分離器中的液體流動,管子的底部與分離器液體之間的高差是成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