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變壓縮機的轉速。如果原動機采用蒸汽機或燃氣輪機,或在電動機驅動時采用變頻機組、可控硅變頻器來變速,以及用定速電動機加裝液力聯軸節達到變速,則速度調節的經濟性最高,它可以使制冷量在50%一100%范圍內進行無級調節。轉速調節可以避免其他任何調節方法所帶來的附加損失。
2.進氣節流調節。在壓縮機進口管路上裝設蝶形閥,利用閥的節流作用來改變流量和進口壓力.使機器特性改變。這種調節方法在固定轉速下的大型氨、離心制冷機上用得較多,而且常用于使用過程中制冷量變化不大的場合,其缺點是經濟性差.制冷量的調節只能在60%一100%之間。
3進口轉動導葉調節。在壓縮機葉輪進口前設置多葉片的軸向導流葉片,在啟閉這些導流葉片時,進入葉輪的氣流方向發生變化而產生預旋,使壓縮機產生的壓頭和流量發生變化,從而達到調節制冷量的目的。這種調節方法結構簡單,而且由于葉片把氣體預旋,以最佳條件進入葉輪.可以減少渦流從而提高效率。這種調節方法在固定轉速的空調離心式制冷機中采用最多。它的經濟性比改變轉速要差,但比進氣節流調節經濟,而且可以在30%-100%制冷量調節范圍內進行無級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