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機運行時,往往需要利用自動測量和調節儀表或用手動操作來維持各參數值及制冷基的恒定。離心式制冷機主要是根據冷負荷的變化調節制冷機的制冷量及反喘振調節。
1、制冷量的調節
離心式制冷量的調節主要是根據用戶對冷負荷的需要來調節 ,通常用四種方法,即:
1)改變壓縮機的轉速
轉速降低,制冷量相應減少,當轉速從100%降低到80%時,制冷量減少了60% , 軸功率也減少了60%以上,離心式制冷壓縮機轉速的改變可通過更換增違器中的齒輪來實現。
2)壓縮機吸入管道上節流
它是通過改變蒸發器到壓縮機吸入口之間管道上節流閥的開啟度予以實現。為了避免調節時影響壓縮機的工作,降低壓縮機的效率,因此,吸氣節流閥通常采用蝶閥 ,使節流后的氣體沿圓周方向均勻流動。由于節流產生能量損失,運轉不經濟,但裝置簡單,仍可采用。
3) 轉動吸氣口導流葉片調節
這種方法是旋轉導流葉片,改變導流葉片的角度,從而改變吸氣口氣流的方向,以調節壓縮機的制冷能力。這種調節方法經濟性好,調節范圍寬(40%~100%),可用手動或根據蒸發溫度(或冷凍水溫度) 自動調節 ,廣泛用于氟利昂離心式制冷壓縮機。
4)改變冷凝器冷卻水量
冷卻水量減小,冷凝溫度增高 ,壓縮機制稚量明顯減小,但動力消耗卻變化很小,因而經濟性差,一般不宜單獨作用,可與改變轉速或導流葉片調節等方法結合使用。
2、反映振調節
離心式制冷壓縮機發生喘振的主要原因是冷凝壓力過高或蒸發壓力過低,維持正常的冷凝壓力和蒸發壓力可防止喘振的發生。但是,當調節壓縮機制冷量 ,其負荷過小時,也會產生喘振現象。為此,必須進行保護性的反映振調節 ,旁通調節法是反映振調節的一種措施,當要求壓縮機的制冷量減小到器振點以下時,可從壓縮機排出口引出一部分氣態制冷劑不經過冷凝器而流入壓縮機的吸入口。這樣,即減少了流入蒸發器的制冷劑流量 ,相應減少制冷機的制冷量 ,又不致使壓縮機吸入量過小,從而可以防止喘振發生。